設計思考:強調使用者需求,讓設計更有感

本中心與桃園市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合作,帶領影響力創業家實驗室學生團隊與脊髓損傷學員共同參與為期四日的設計思考課程,以使用者角度出發,引導學員嘗試推出符合傷友需求的創新產品或服務。袁凱昌講師以生活案例與自身經驗,引導如何由日常生活使用的產品發想,延伸應用於解決傷友日常之不便。透過課程和討論,從不同角度探討傷友們所遇到的挑戰,深入了解其日常生活中面臨之需求與困境,並彙整這些資訊進行市場測試驗證及原型修正,以確保提出的方案能夠更貼近傷友的實際需求。 在一開始的發想階段,學生團隊提出自己的方案思維,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夥伴們也給予學生很多協助與提供有建設性的意見,中心的傷友們也分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限制,包括進食、穿衣服、旅遊、運動、進出不便的空間、缺乏適合的輔具等,才發現學生與傷友所認為的不便截然不同。經過傷友分享自身所面臨的狀況,學生才理解傷友大部分的痛點都出自手腳無力與移位困難,藉由設計思考,學生除了學會傾聽使用者所表達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們背後真正的需求,並更深一層了解其痛點。 學生由傷友所分享的困難與限制發想,希望能更貼切地針對其需求設計產品與服務,最終針對穿衣、久坐、外出旅遊、無障礙設施四個面向產出原型方案,並進行市場測試驗證,實地蒐集不同角度與觀點的反饋意見,讓之後的原型修正可以更有脈絡可依循,亦有助於未來發展社會企業商業模式,開發出更具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產品。 在街頭市調環節,學生需與素未謀面的陌生民眾面對面解說並測試產品與服務的方案原型,並從中挖掘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多數學生皆表示經歷一次次的訪問經驗後,明顯感受到自我突破與勇氣的增長,態度也從一開始的害羞扭捏變得侃侃而談,遇到被拒絕的情況難免讓自己感覺受挫,但仍收穫了更多元的觀點與實質的建議,也發現要具有說服力則需要「動之以情」,藉由「說故事」的方式可讓民眾更能設身處地體會到傷友或行動不便族群的困難處境,並說出內心感受。市調過程中透過與民眾的交流從中進行反思與改進,有助於學生發現自身盲點與不足,並尋找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同時透過實際走訪,也發現仍有很多地區及場所的無障礙設施還有相當多可再持續優化的地方。 藉由設計思考的各式工具,學生更能站在使用者體驗的觀點上,觀察各類方案規劃是否會有盲點或是待改進的地方,並從中進行改善,以增加使用者體驗的滿意度。希望不僅能解決傷友的困擾,同時也能造福行動不便族群(如: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孕婦等),給予其更好的支持與照護。